2013年春季,陈瑜大师,一位定居北京的陈式太极拳高手,传闻在那时因脑溢血住院,甚至一度无法行动,只能坐轮椅出行。然而,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他的健康状况已大为好转,现已能够继续教授太极拳。
在此之后,博山也有一位学习陈式太极拳的朋友(实际上是我们的师弟,都是巩老师的学生),他同样遭遇了脑溢血,导致行动不便。
这个现象引发了一个问题:练习太极拳能有效预防疾病,增强体质吗?从我们对这位师弟的了解来看,他练拳非常勤奋,几乎每天早晚都不间断地练习,且每次都非常用力。
我们通过网上查询,发现脑中风的太极拳爱好者并不少见,相关的信息也有很多。专家和一些太极大师对此的解释主要是:错误的练习方法,姿势不正,呼吸调整不到位等因素。总体来说,原因通常归结于练习者的不专业,或者是由于教师指导不到位。
最初看到这些解释时,我们也觉得有些道理,于是决定更加小心,以免出现类似的情况。但之后仔细想想,似乎并不完全正确。毕竟,除了一些半吊子爱好者,连一些陈式太极拳的顶级大师也出现了中风的情况。
例如,来自陈家沟的著名大师陈照奎,曾培养出“四大金刚”,他的武术功夫被认为无与伦比。可是,在焦作教授太极拳时,他却突发脑溢血,不幸去世,享年仅53岁。
另外,王西安的弟弟王玉安,也是一位深具武功的高手,且他在博山开创了陈式太极拳,带领这一拳法在当地开花结果,打破了杨式太极的垄断。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王玉安已经因脑中风导致偏瘫多年,至今行动仍不便。
最近,我们得知陈瑜大师再次中风的消息……这些大师的练拳方法毫无疑问是正宗的,作为陈式太极拳的传承人,他们绝不会存在练习方法不当的问题。如果他们都有问题,那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做到正确的练习了。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?到底应该如何练习才能避免中风呢?我们还能放心地练习太极拳吗?
其实,答案并不复杂:原因在于饮酒。王玉安有个著名的习惯,那就是爱喝酒,这是博山早年跟他学习太极拳的人的共识。那位师弟也被说成是酒量惊人,酒桌上从不逊色。
陈瑜大师同样也是酒量惊人的人物。焦作的一位名为刘承国的人,在《陈式太极拳志》一书的随笔中提到,陈瑜不仅喝酒,食量也非常大。
陈照奎大师作为一代宗师,也未能逃避类似问题。在陈正雷的回忆文章中提到,陈照奎曾因长期生活压力过大,再加上妻子离异,带着小孩独自生活,导致情绪抑郁,最终患上了高血压。由于他饮酒过量且不注意饮食,严重影响了健康,1981年他因脑溢血在焦作去世,享年53岁。
因此可以得出结论:
太极拳并不是万能的,练习太极拳并不意味着能够避免所有疾病。如果没有健康和合理的生活习惯,再高的武艺也无法弥补健康的缺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